长春市国学文化协会工作思路
时间:2019-11-15 来源:本站
长春市国学文化协会是经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民政局批准的合法社会团体。协会以“传承文明、听党召唤、助国圆梦、为您解忧”为宗旨,以聚新时代国学之能、放道德之光、创国学道德之世为目标,从协会的宗旨和目标上能感受到协会使命之光荣、责任之重大,如何让协会成为我市重要的国学文化宣传与交流的平台;如何在传承和弘扬、实践和普及中华民族国学文化上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如何通过协会的工作,向国内外展示传播长春市国学文化魅力,促进长春市与国内外国学文化交流,为建设幸福长春、和谐长春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下面就国学文化和协会工作思路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国学文化的现状
说到国学文化,先要明确它的含义,国学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的国学文化以儒家为核心,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崇尚仁义道德,尊老爱幼,明礼诚信,人际和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体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诸子百家、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华诗词、中国戏剧、中国建筑、汉字汉语、传统中医、宗教哲学、民间工艺、中华武术、地域文化、民风民俗、衣冠服饰、古玩器物、饮食厨艺、传说神话、传统音乐、中国对联等。
中国国学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璀璨绚丽,它世代相传,源远流长,无论哪一方面,都不逊色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
回顾国学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成就,让我们顿时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但放眼国学文化的发展现状,却令人汗颜,甚至痛心疾首。例如在汉语言方面,“英语热”席卷全国,大学里中文系都不愿意学,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海外兴起的“汉语热”,众多海外知名高校设立了孔子学院,而国人还沉浸在“英语梦”中。据报道,国内一所著名学府举办“汉语言文字大赛”,夺冠的竟然是一支留学生队,汉语言的尴尬现状令人心头滴血!在传统节日方面,国人对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却热衷于了解西方节日的由来,去过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久而久之,慢慢地丢掉了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以至于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被韩国申遗成功,才如梦方醒,但悔之晚矣!在戏剧文化方面,中国的京剧艺术博大精深,被称为国粹,但他的普及率不高,受欢迎程度甚至还不如“韩剧”。二人转,作为吉林土生土长的剧种,在传承和发展上,存在很大问题,九腔十八调没人唱,传统曲目被流行歌曲和小品所取代,脏口粉词充斥其中,绿色、健康的二人转不容易看到了。等等文化缺失现象,不一而足。国学文化的现状令人忧虑,继承和复兴国学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可以说任重而道远,长春市国学文化协会的成立,正逢其时!
二、协会的优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了解国学文化的现状,对于协会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来看看协会本身有哪些优势。
1、氛围优势。近几年来,许多研究中国国学文化的学者,都呼吁、提倡学习中国国学文化,激起了国人对重视中国国学文化的激情,兴起了国学热。弘扬国学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党和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国学文化的普及,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会议分组审议时说,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历来有很强的文化自豪感,只是到了鸦片战争时期,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文化自信被严重损害。今天,我们不仅要坚定“三个自信”,也要大力弘扬优秀国学文化,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增强文化自信。领导重视,政府推动,中华国学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大有希望,前途一片光明。
2、领导优势。协会由王永吉等发起创办,协会所有人一直崇尚中华传统文化,并热心公益事业。协会还请来原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弓克等老领导,他们不仅德高望重,而且博学多才,他们言传身教,春风化雨,对国学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对协会的工作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组织优势。以王永吉为首的协会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德艺双馨,免费开办公益大讲堂,讲国学,讲周易,他们胸怀宽广,境界高尚,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培养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这是协会壮大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协会要做的工作
成功的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协会几乎都占据了,这很难得。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协会刚刚成立,工作千头万绪,但所有的工作都应该围绕“传承文明、听党召唤、助国圆梦、为您解忧”这个协会宗旨,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加强联系,广泛合作,团结汇聚各界人士,普及宣传,营造氛围,扩大社会影响力,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让更多的人学习了解国学文化,提高修养,提升品质。具体有以下几项工作要做:
1、吸收联合。充分发挥人脉优势,广泛吸收市内各行各业热爱国学文化的知名人士,团结汇聚各路精英,发挥他们的“领头羊”作用,通过他们对国学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为协会开展相关工作指明方向。同时广泛联系士农工商等社会团体,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为继承和弘扬中华国学文化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2、普及宣传。利用各种平台、各种形式,传播国学文化,让更多的人感悟国学文化,践行国学文化,进而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平和素养。利用好国学文化气息浓厚的基地和国学讲堂这个平台,把高层领导、专家学者、国学讲师请进来,定期开办讲座,宣讲国学文化经典著作,普及国学文化知识;利用网络媒体,传播优秀国学文化,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与社会各界爱好国学文化的有识之士进行广泛交流,共同传播中华国学文化,协会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展示协会新闻动态、活动安排,发表会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关于国学文化方面的论文,普及国学文化,宣传协会,扩大影响。
3、沟通交流。利用国学讲堂和协会网站开展交流活动,可以举办演讲、书画大赛,举办茶道表演、汉服展示,举办有奖征答活动,使协会会员、活动参与人员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得到浸润,在中华国学文化的熏陶下,心灵得到净化,道德修养得到提高,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除了举办市内国学文化交流外,也可以不定期举办全国性的交流活动,与兄弟省市国学文化协会建立文化交流关系,提升协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传播长春市国学文化。
以上是创办者们对中华国学文化的粗浅认识和协会工作思路的几点考虑。长春市国学文化协会作为长春市国学文化的社会团体,应该肩负起继承和弘扬中华国学文化的重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在弘扬优秀国学文化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使协会成为长春市国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平台,成为长春市国学文化的传承者,相信长春市国学文化协会一定会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