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孝经》的现代意义
时间:2019-11-16 来源:本站
摘要:《孝经》是我国儒学的经典,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发生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古代统治者对《孝经》的曲解和利用,《孝经》中最具有价值的内涵被掩盖了,以至于很多人错误的认识《孝经》。其实《孝经》的最主要目的不是维持封建统治,而是为了教育。所以在今天,《孝经》中的理念和思想仍然值得我们现代人去思考和学习。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以及《孝经》的理解,就《孝经》的现代意义展开论述,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纠正。
关键词:《孝经》;现代意义;阐述
《孝经》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其篇幅简短、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甚至不少的帝王都亲自为《孝经》作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如今由于人们对《孝经》的忽视和错误理解,《孝经》的推广也出现较多的问题。诚然,《孝经》不能给现如今社会中的孝道问题给出具体的措施,但是其中的诸多理念都对现代社会有很多的指导意义。
一、《孝经》概述
《孝经》把一切的道德行为都放置于孝德之下,针对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的不同做出了具体的要求。我们根据《孝经》内容的不同将其划分成四个部分:从《开宗明义章》到《庶人章》是对孝进行概括论述并针对不同的人对其孝德表现形式进行阐述,从《三才章》到《五刑章》主要强调了孝道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广至德章》到《广扬名章》是对《开宗明义章》的继承和阐述,最后四章则是对前面三部分进行补充。
由于统治阶级为了更好地统治对《孝经》进行了曲解和歪曲,在很多人心里一度把《孝经》当做腐朽糟粕,但是我们不应该这样片面的认识,任何的文学作品都要与当时的背景、政治、经济和社会紧密结合。统治者在社会中推行《孝经》虽然很大程度上有愚化百姓的想法,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教化百姓的作用。《孝经》对封建社会的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对维护封建社会统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孝经》中不仅有对百姓的教化,更有对统治者的劝谏,对统治者亲亲、爱亲、敬亲以及培养自己德行、为百姓做表率都起到积极意义。
《孝经》最主要的意义在于教育,既有通过养亲、敬亲、谏亲、葬亲等形式的家庭教育,也有通过孔子和曾子讲话延伸出来的师承教育,还有通过“五等之孝”、“广至德章”进行阐述的社会行政教育。在《孝经》中除了对父母尽孝之外还有很多论述超出了孝道的范畴。但是从其本质来说,并没有超出对孝道的范畴。因为《孝经》的根本目的在于教育,子女正是通过对父母的尽孝具备了在社会上发展自我的能力。所以就这一意义来说,《孝经》不仅是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孝,而且强调孝道是培养子女和教育子女的根本。
二、《孝经》的现代意义
(一)、《孝经》的重要意义和准宗教情怀
儒家强调以家庭为中心,个人通过对自我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完善为家庭、国家、社会发挥积极意义。“孝”是我们每个人与身俱来的不能逃避的重要情感,从孝道中我们能感受到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意义,父母和家庭的存在让我们感受到孝道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而当子女成为父母后又将这一孝道意识传递到下一代中,孝道就这样一代传一代,稳定并且传承下去。孝道的存在让我们不能去考虑父母的出身、长相、职业和财富,所谓有孝无类便是这样,我们要去接纳父母和现实,即使父母和现实存在残缺甚至丑恶,这不是我们出生可以决定的。在这点上,孝道蕴含了丰富的准宗教情怀。因为宗教的一个核心就是人应该去包容世界上阴暗、残忍的东西,要学会用慈悲和怜悯来看世界。中国人一直强调的孝道就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意义的用世俗形式和非宗教方法的准宗教情怀。
(二)、《孝经》的核心思想和重要内容
《孝经》中的核心思想就在于敬老和养老。在儒家思想中,孝道不仅仅存在于父母和子女之间,他们将孝道扩大到了家族和亲戚之中。《孝经》强调在家要孝敬父母而出门要尊重长者,把孝道这一理念成功的推广到了整个社会中来。无论是儒家强调的尊老、爱老还是养老都在社会中产生重要的影响并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人心中。《孝经》要求人们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父母,还要尊重其他人的父母,子女要尊重、爱护和赡养父母,让父母享受到天伦之乐。这样的核心思想不仅影响了封建社会的家庭关系,即使放在当今社会也有很多现实意义。因为无论社会会如何的发展,提倡和弘扬孝道始终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不能回避的问题。
《孝经》强调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封建社会的孝道的重要内容是要把敬老和养老的理念从家庭发展到整个社会中去,并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真正把孝敬父母推广到尊敬、爱护和关心天下所有的父母中来。因为只有孝敬父母才能让家庭更加和睦,才能让社会更加安定,才能让经济更加繁荣,才能让国家更加富强。
(三)、《孝经》的政治论理原则和孝道理念
《孝经》要求统治者以身作则并且把孝道作为普遍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这样对维持社会稳定和缓和社会矛盾都有积极的作用,十分值得我们探讨和借鉴。《孝经》要求统治者要爱敬自己的父母,更要具有普爱精神不能轻易的怠慢官员和百姓的父母,如果统治者能做到爱敬父母,那么官员和百姓就会受到影响也会爱自己的父母,如此一来可形成稳定的社会氛围。
现在我们进行和谐社会建设仍然离不开《孝经》中的孝道理念。只有个人的品德好了,才能做到父慈子孝、家庭和谐,才能担任社会和国家的重要责任。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大大提高,但是家庭始终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只有这个小家保持亲密和谐,国家这个大家才能温馨和谐。孝道是并且始终是我国人伦道德的重要基石,是中华民族的瑰丽文化。
三、小结
在当今社会,由于孝道的严重缺失,很多孩子成为了家庭的中心,对社会产生很多消极的影响。我们必须意识到孝道是需要教的,行孝可以培养人的爱敬心、整理家庭关系。《孝道》是我国儒家的经典之作,即使在当前社会也不过时,如果我们可以对《孝经》的现代意义进行分析探讨,那么《孝经》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所产生的意义将不断的加深。
参考文献:
【1】路丙辉;中国传统孝文化在现代家庭道德建设中的价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赵景雪;;清代《孝经》文献辑佚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3期
【3】李庆之;《孝经》思想精华通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陈一风;论唐玄宗注《孝经》的原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0期